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美国“中国威胁论”的八大事由

 
   
中华博客联盟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美国“中国威胁论”的八大事由

    核心提示: 从“军事威胁论”、“安全威胁论”到“经济威胁论”等等,无论是中国的正常、正当的发展,还是一些中国企业、技术、产品,都沦为美国渲染“中国威胁论”的靶子。美国老是宣传这个威胁论,他总得有一些由头吧,日前媒体梳理出美国散布这个威胁论的八大由头。

  美国国防部最近证实,美军非洲司令部正租用中国的“亚太7号”卫星,一年租金1060万美元。这一消息传出后在美国国内掀起巨大波澜。美国共和党议员迈克?罗杰斯等人发表声明,质疑美军非洲司令部选择中国商业卫星为美军提供通信服务,认为此举将“严重威胁”美国的情报安全。

  这是美国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最新版本之一。事实上,“中国威胁论”在美国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就曾炒作过一阵“中国威胁论”,其大背景是美苏冷战。而目前的“中国威胁论”始于冷战后,苏联的威胁消失,中国由于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的全面崛起, 越来越被美国警惕和攻击。

  从“军事威胁论”、“安全威胁论”到“经济威胁论”等等,无论是中国的正常、正当的发展,还是一些中国企业、技术、产品,都沦为美国渲染“中国威胁论”的靶子。

  “中国军力报告”

  5月6日,美国发表2013 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五角大楼年复一年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堪称“中国军事威胁论”的“集大成者”。从一直叫嚣中国军费的不透明,到炒作中国部署“ 世界上最积极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计划”,再到现在渲染中国在“东海、南海”等地的海权威胁, 指责中国实施网络黑客攻击,这份报告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正当、正常国防建设的指手画脚。

  对于报告内容的来源,《解放军报》指出,大多是美国一些粗懂中文的所谓专家,从中国军事网站的论坛上“复制” “粘贴”的结果。论坛上的东西,多来自网友的揣测和臆想,美国防部竟将之作为根据所在,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外交、国防等部门连续多年对这份报告提出反对甚至交涉,并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来解释说明,比如中国自1978年以来每年公布国防预算;从1995 年开始,公布国防费用的构成及主要用途;从2007年开始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每年向联合国提交军事开支报告; 今年4月发布国防白皮书,公开有关军队人数和结构。

  中国政府的积极举措并没有阻止美方每年发表该报告。国内外分析人士认为,美出台这样的中国军力报告,其意图昭然若揭,既企图掣肘中国军事现代化, 也为增加自身军事开支、谋求安全战略转型制造口实。

  “航母杀手”

  2011年美国年度太空和导弹防御会议上,与会官员和专家列出了美国面临的三大导弹威胁,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以中国“东风-21D”为代表的反舰弹道导弹。美国导弹防御局主管官员称,反舰弹道导弹对美国海军的舰船,以及通过诸如霍尔木兹海峡等战略“要道”的国际货船,构成重大威胁。

  与此同时,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也发布报告,称“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为“航母杀手”,说它能把美国航母变成“扭曲的金属块”。报告说,美国每造一艘航母的费用,够中国至少能生产1227枚“东风-21D”导弹,在这种环境下, 70多年来一直充当美国海军行动中心的航母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这种导弹威胁论,继承了美国人捧杀敌人的传统。而现实是,迄今为止中国反舰弹道导弹还尚未试射,但美国海军用于反导防御的“宙斯盾”BMD系统以及所用的“SM-3”拦截导弹,自2002 年1 月以来已经进行20余次成功拦截记录, 成功率超过80%。

  “反卫星武器试验”

  美国对中国“反卫星武器试验”的炒作始于2007年。当年的1月17日出版的美国《航空周刊》报道称,1月11日,中国从西昌发射了一枚反卫星导弹,成功地击毁了已经退役的“风云1C”气象卫星。

  报道称,此消息得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证实。

  此后,美国一些媒体和研究机构反复报道中国进行多次所谓反卫星武器试验,未来将利用太空达成军事目的。

  2012年10月有报道称,中国将在美国大选之后针对导航和侦察等高轨道卫星进行一次“反卫星”导弹试验。中国国防部对此曾明确予以否认,表示有关报道不符合事实。

  实际上,美国所谓的“中国反卫星武器试验”炒作,多是根据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捕风捉影,完全经不起推敲,只不过是美国宣扬“中国太空威胁论”的又一新靶子,是为美国称霸太空的目标造势。

  “窃取美国核技术”

  1999年5月,美国众议院考克斯委员会公布所谓“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的调查报告。这份长达872页的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指责中国20多年来在美国国家核武器实验室窃取了7种核弹头和中子弹的机密。报告称,中国主要通过美国境内的所谓幌子公司,从学术交流、旅游观光、接触实验室雇员等渠道搜集核弹头和高性能电脑技术的秘密资料,并且正利用这些机密资料研发两种陆上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以及一种潜艇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

  但这份报告没有对上述指控和假设提出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从头至尾充斥着“似乎”、“可能”、“也许”、“将来或许会”等猜测性语言。报告出台后,中国领导人和外交部发言人一再声明,“中国从来没有窃取过美国任何技术,也从来没有在美从事任何间谍活动”。

  事实上,通过两国科学家的正常交往,中美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而考克斯报告将两国的正常交往歪曲成是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纯属无稽之谈,十分荒唐。

  考克斯报告的背后,是一些美国人仍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把中国设想为“假想敌”,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威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威胁美国通信安全”

  早在2006年,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后,就因“威胁国家安全”之由,被要求取消美国国务院的设备订单。此后,华为、中兴、中国移动等公司在美国的多次业务招标与并购都因此遭到否决。

  2012 年9 月13 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第一次对中资公司展开安全听证。在长达3个小时的听证会上,美国数名议员质疑两家公司可能向关键的通信零件与系统植入恶意的硬件或者软件, 导致中国官方或其他人带着恶意目的进入美国的机密网络系统。之后,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华为与中兴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并建议政府禁止中国通讯设备公司参与美国的所有电信设备业务。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一些以国家安全、国民安全为名义的调查,其实质是外国企业威胁到了美国企业的领导地位, 所以美国要施展遏制手段。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公司和中国台湾公司就分别成为美国打压国外高科技企业的靶子。

  “网络黑客攻击”

  今年以来,“中国网络黑客威胁论” 再次甚嚣尘上。年初美国《纽约时报》称,报社电脑持续遭中国黑客攻击。之后《华尔街日报》的出版商道琼斯公司也称“中枪”。而《华盛顿邮报》于5 月2 日也加入了“合唱”,称2011年的一次网络攻击可能是中国黑客所为。与此同时,美国五角大楼发布的多个报告里直言,中国政府和军方对美国实施“网络攻击”,中方实施的网络手段与实施“网络战”所需的手段类似。

  这一系列美方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的最新说辞背后,是美国政府官员、网络安全专家、美国互联网企业、美国媒体联手制造的一场以“安全威胁”为由抹黑中国形象的大戏。

  互联网已成美国世界霸权的“关键” 与新“制高点”,堪称其霸权的“神经触角”。美国一方面把自己打扮成所谓“网络自由”的“守护神”、企图独占道义高地;另一方面将网络作为实施对外干涉与颠覆渗透的“利器”,同时还加速推进网络军事化与实战化,极力维护其“网络安全”。

  “人民币汇率问题”

  “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加之大量‘中国制造’导致了美国的贸易逆差。”这样的论调在美国已经叫嚣多年。

  事实上,中国汇率法律制度已在2005 年就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跨越,从原来盯住美元汇率制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第二年,“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还是发布年度报告,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等方面提出批评。这份报告虽承认中国已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但强调“远远不够”。报告声称中国通过操纵人民币汇率获取国际贸易的优势,违背了自由经济的框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

  直至今日,人民币汇率问题仍是中美之间绕不开的坎。无论两国高层会晤,还是经贸关系出现纷争,美方都会举起人民币汇率这个靶子,进行诬蔑和无端指责,企图误导舆论和公众,给两国各领域的广泛合作设置障碍。

  “资源需求威胁”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曾发表调查报告说,在粮食、肉类、钢铁、石油和煤炭等5种主要产品的消费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

  毫无疑问,布朗的报告为一些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的人士提供了新的弹药。就在该报告发布之前,美国媒体还热炒了一阵“中国石油饿虎论”,认为中国的巨大石油消费是推动国际油价节节飙升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依靠自身努力提供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源资源供给,满足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能源资源消费需求,其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贡献。美国鼓吹中国巨大资源需求,其本质意图是迟滞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返回中国奥巴马网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