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背景下师德水平提升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全面展开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12年5月14日在北京召开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视讯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紧紧抓住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推动形成文明道德风尚,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目前此项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二)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诸多道德失范现象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的历史时期,社会形态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和发展,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造成了社会上有些人失落感、焦虑、浮躁、牢骚、失衡等反常心态。这些社会现象影响到学校,使得教师中在坚守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对于初中学校而言,集中表现在:一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的品德、品行等关乎学生健康成长方面不够关注,只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二是缺少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学生有缺点和错误时,不去家访,动不动喊家长,动不动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做细致耐心的教育工作,缺少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理解。三是极少数教师唯利是图,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把精力放在校外搞第二职业,搞有偿家教,对于正常的教学工作不能尽心尽力。教师在师德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关注师德建设,提升师德水平刻不容缓。
(三)师德建设研究的现实意义
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建设常抓不懈,张丽莉式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正面典型层出不穷,广大教育工作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成为主流。毋庸讳言,师德建设中也同样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范跑跑”式的违反师德甚至侵害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事件也时有发生,乱收费乱补课、歧视特殊群体,诸多有违师德的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师德水平的提升已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切实落实,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大目标的实现。
(四)课题研究的政策和理论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师德建设》一章中特别强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近期颁布的《初中教师职业标准》,将师德放在第一位,凸显师德在教师职业标准中的突出地位。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更是强调了中小学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要求,也都把师德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提高。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又反作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师德建设活动本身需要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师德水平也会在师德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师德水平的提升无疑也会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课题研究范围
以马鞍山市部分城乡初中为例,调查各初中学校在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其师德建设中一些有效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以期对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能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师德水平提升
师德,一般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师德水平提升:在相关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提升师德水平,从而提炼和概括出提升师德水平的相关策略。师德水平提升预期目标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广大教师崇尚师德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形成风尚,涌现出一批师德典型和师德标兵,学生及学生家长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探索总结提升师德水平的相关策略。
三、课题研究现状
师德是年年讲月月讲甚至是天天讲,师德建设也是你做我做大家做,但其实效性却并不理想;师德建设作为常规工作,大家都在做,我市以师专为基地成立了师德研究室,以期对师德建设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已有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单独把初中学校师德建设作为课题来研究的却并不多,人们没有把它提升到课题的高度去认识,从掌握的有关资料来看,师德建设课题高校研究的较多,中小学涉及较少;在师德建设实践中,人们更多的只是在做,至于需要什么样的策略,如何才能使师德建设更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目前师德建设更多的是一校一策,一定区域内特别是初中阶段学校统一行动并形成统一策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立足实际,认真调查了解我市初中学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全面开展师德建设活动的基础上,提升师德水平,总结和提炼师德建设的相关策略,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在一定区域内(初中学校)师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初中学校师德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2.探索出初中学校提升师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3.研究、提炼出区域内初中学校提升师德水平的一般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在进行研究的实践中,运用理论观察实践活动的种种变化,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有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问卷调查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解各校师德建设的状况,适时分析、矫正课题研究中的思路与策略。
(三)个案研究法
积累、整理足够的典型案例为课题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判断依据。本课题个案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各校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方案,二是各校在师德建设中涌现出的师德典型事迹材料。
六、课题研究步骤及预期成果的形式
(一)准备阶段(2012.6—2012.9)
1.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2.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3.培训教师,设计调查问卷。
4.建立课题研究档案。
(二)实施阶段(一)(2012.10—2013.8)
1.实施课题方案,开展研究工作。2012年10月进行开题报告的论证。
2.各校同时进行师德现状问卷调查,对师德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积累原始数据。
3.各校制定师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短期一年、中长期),全面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提升师德水平,积累原始资料(师德典型事迹材料及活动方案文本)。
(三)实施阶段(二)(2013.9—2014.8)
1.进行个案分析,交流前期研究的经验和体会,调整研究计划。
2.开展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活动。
3.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推出师德典型事迹材料。
4.
各校在全面开展师德建设活动的基础上,初步提炼和概括提升师德水平的相关策略,课题组再进一步提炼总结,统一认识,形成较为完善的总结报告。
5.完成中期研究报告
(四)总结阶段(2014.9—2014.12)
1.探索提炼师德建设的策略。
2.指导课题组成员做好课题各子项目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3.做好课题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4.完成结题报告及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七、课题组组成人员及具体分工
(一)课题负责人
向崇仁 马鞍山第七中学书记
马鞍山名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王友明 马鞍山第十二中学校长马鞍山市雨山区首批名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协调课题研究进度,汇集研究成果;组织各项研究活动;处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有关事务;负责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等。
(二)课题组成员及子课题研究内容(排名不分先后):课题组成员除完成共同任务之外,分别承担下列子课题研究任务。
李启群 马鞍山第一中学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绩效考核促进师德水平提升的实践研究》
尹才深 马鞍山第七中学副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新型师生关系引领师德水平提升的实践研究》
查辉 马鞍山市第十六中学副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现代教师职业精神引领师德水平提升的实践研究》
严肃 马鞍山市实验中学副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教师与家长和谐关系促进师德水平提升的实践研究》
陈彬 马鞍山市金瑞中学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德水平提升的实践研究》
葛贵来 马鞍山市含山一中校长
《领导行为引领师德水平提升的实践研究》
雨山区“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同时参加相关子课题研究。
八、课题成果表现形式
(一)调查报告
(二)结题报告
(三)经验总结
(四)论文集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背景下
师德水平提升实践研究》课题组
二0一二年十月
马鞍山市部分初中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学生问卷调查表
马鞍山市部分初中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家长问卷调查表
马鞍山市部分初中师德建设系列活动教师问卷调查表
返回王友明教育实践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