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处于前沿和中心位置,而其发挥的领头龙作用也有益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景。
后发优势
目前,全世界急需增长发动机。幸运的是,通过持续制定强有力且务实的经济政策,中国能够提供这种推动力。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出口份额占全球的9.6%,紧随其后的是德国、美国和日本。以当前美元购买力计算,中国人均收入为4400美元,已经成为一个中高收入国家。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为全世界之最。在中国崛起的背后存在引人注目的结构性转变,随之而来的是迅速工业化、大规模脱离农业运动以及惊人的贸易相关增长阶段。
中国具有继续强劲增长20年的潜力。部分原因是,截至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依然仅为美国的21%。美中收入差距证明,中国和工业化国家之间依然存在巨大技术差距。在消除这段差距之前,中国还能继续享有后发优势。到2030年,中国人均收入大约可以达到美国的50%。届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是美国的两倍。而以市场汇率计算,20年后,中国的经济规模至少能与美国持平。
多重挑战
但是,今后几年,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必然会面临许多严峻挑战。首先,今后几年,欧元区动荡的传染以及高收入国家需求下降可能会降低世界经济温和增长的希望。确实,发达国家双底衰退的下行风险是无法排除的。
就全国而言,中国必须应对三重不平衡。第—个再平衡是要向内需转移,减少对出口拉动型增长的过度依赖。第二个再平衡是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减小收入差距。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41.5,接近拉美国家的水平。收入差距扩大可能会威胁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增长。第三个再平衡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代价有关,中国必须改变自身在短期增长和长期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态度。未来生产结构必须转向更为清洁的技术。
影响扩大
由于发展中世界的快速发展,我们目前处在一个多极增长世界,经济重心由七个主要工业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
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农产品和自然资源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中国的消费增长和生产增长将继续支撑适当的大宗商品价格,从而对这些出口国起到帮助作用。
此外,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还将为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的自然资源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供资金。这种事情已经在发生,并且很可能会继续下去。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资金正在非洲地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非洲地区是金融管制最严重的发展中地区。
此外,中国进行产业升级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留出空间。随着中国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它们将会把现有生产转移到其他工资较低的国家:就像日本和东亚经济体几十年前所做的那样。
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自身规模,中国可能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领头龙”,而不是国际产业发展扩散所具有的传统雁阵模式中的“领头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也有可能逐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这将要求中国经济进行许多根本性改革。不过,鉴于中国在多极世界中不断增长的相对强势,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