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创造教育的世纪,未来需要的人才是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因此,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因此,通过改变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能力。笔者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增设了“学习与探究”、“主题活动”等,这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创新教育的最佳素材,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质疑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并通过自我探究,掌握科学方法和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由被子动的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运用各种方法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地运用发散思维大胆猜测、体验和想象,并积极地动口、动脑、动手,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
(二)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精英主义教育牺牲了大多数学生利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究式课堂教学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类、分层,提高参与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探究领域。
(三)重学习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
二、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
(一)问题导引——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发现、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以问题来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与行为,要依据教材内容,提出一组组面向学生的序列性问题。
1、以疑启之,唤起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觉比较枯燥乏味,教师的课堂导课必须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绪,激起探究欲望,学生就能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例如:我在执教鸦片战争时,创设问题情境层层启发推进,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上课之前发给每一位同学一张印有“白雾中的少年郎”一段文字的简报,让学生阅读思考。
然后我设计了几道问题,在上课时层层提问(1)这个苦果是由什么造成的?(2)这个苦果使我们想起了历史上曾在中国发生过的什么事情?(3)虎门销烟给我们什么启示?(4)用以史为鉴的观点淡淡自己的看法?此时,学生完全进入到由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之中,展开思维。教师鼓励同学们尽量地去探索未知领域,提出创新的观点。其中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引起深思的观点:毒品,这个曾经使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魔鬼,在当今死灰复燃之后,正疯狂地蹂躏着青少年的健康,严重地扭曲着他们的心灵。我们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学生该怎么办?不但要珍惜健康和生命,远离毒品,而且要积极行动起来,呼吁全社会警惕毒品。我们要以史为镜,吸取鸦片战争的沉重教训,肩负起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2、以问导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这一环节,精心设疑是关键。如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开展清党运动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是中共的敌人,为什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却和平解决而不杀掉蒋介石呢?蒋介石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是反人民的,为什么蒋介石又愿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探究。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精神的前提。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在教学中大胆的鼓励学生提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错的要正确引导,正确的要给以保护和鼓励,教师不能作答的问题,切忌搪塞,应激励学生自己去探索。
(二)解疑释疑合作探究
孔子说过:“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探究它是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解决个人思考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这一环节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圆桌谈话式。把学生的座位由原来的纵横列变为圆形环绕,使学生既能面对教师又能面对同学,不仅通过言谈,而且通过眼神面部表情等,沟通信息,交流思想。
2、分组讨论式。分组讨论强调生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相互启发研讨,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从而使得概念更清楚、结构更清晰,特点更鲜明、结论更准确。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关键之处要加以指导或点拨。
3、专题辩论式。围绕某一专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教师确定一个在学生中能引发矛盾和争鸣的辩论题目。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搜集的相关史料,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辩论双方谁赢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提高。如学习《西安事变》这一节内容时,对于如何处置蒋介石是最有争论的问题,我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就此展开激烈辩论,唇枪舌剑,情理交融,十分精彩,令人折服。
4、记者采访式。把学生分成两组,每个人都可能是记者,每个人都可能回答记者的提问。也可以是对历史事件的跟踪报道。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充分拓展想象的空间,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习信息及时反馈,激励评价,引深探究。这一环节是对探究成绩与效果的巩固和检查,重在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教师根据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应掌握的方法,学生运用方法回顾讨论探究所获得的知识,举一反三,巩固扩大知识、吸收、内化知识。激励评价可先让学生自评、互评,集体总结,教师补充。
根据上述策略以《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一节教学为例:1、导入新课后,展示自学提纲,并将本节课内容整理成需要探究的问题。(1)1940年面对蒋介石集团一方面消极抗日、一方面诬蔑中共是“游而不击”的现实,中共若要坚持抗战防止投降,该采取什么行动?(2)假如你是日军最高指挥官,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你希望中国战区呈现什么景象?中国人民会怎样对付你?(3)假若你是中共最高领导人,面对根据地的困难,你将用什么办法度过难关?2、以所学知识为背景,请同学们就以上问题提出设想,大胆质疑。3、验证假设,分组讨论,就各自设想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中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形成小组建议。这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团结协作攻关精神,这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时机,质疑、释疑阶段是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师生平等民主讨论的过程。4、公布探究结果,获取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对小组代表提出的质疑教师让其他小组代表解答、补充,在全班讨论下得出正确的结论。5、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分析为什么当事人会采取那样的行动,在他们的行动中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教训?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使久远的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联系。学生们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这也是我们教授历史的目的所在。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探究——形成假设——小组讨论、同伴合作,验证假设——师生质疑、释疑——检测评价,总结提高。
三、探究式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摒弃传统的教学观,破除教师中心论,体现学生的主
体性和能动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动脑、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施行课堂教学民主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因此,需要施行课堂教学民主化,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热情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自始自终都充满期望,要充分相信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对学生困难者则备加关心,适时加以启发点拨,而不能损害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完全平等的。
(三)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解答问题。这样做不仅对学生理解教材开拓了思路,而且为学生明天走向社会,研究新情况,发现、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打下基础。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注意评价体现层次,激励攻关。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有很大差异,如果仅仅为照顾中下等学生而使测定难度经常偏低,显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有余力者学习动机的激励。
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逐步形成独立探究能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说到底还是教师教法的转变,只有采用新活动、新探究、新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