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王家大院
   
打造优秀个人网站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你感兴趣的内容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 12公里处的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新开通的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是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山西省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王家大院大型建筑群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等,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2006年12月,王家大院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王家大院建筑群设计独特的屋檐,面向院子内侧的屋檐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9月24日摄)。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是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山西省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王家大院大型建筑群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等,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点击查看更多王家大院图片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    

  到王家大院游览过的人,都认为王家大院很大,很气派。其实现在向游人开放的红门堡、高家崖堡及王氏宗祠三组建筑群,尚不足王家大院总占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据王家史料和现存的实物考证,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十六年,静升王氏家族的住宅,随其族业的不断兴盛,在村中,由西向东,由低到高,不断延伸,渐修渐众,营造了总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之巨的建筑群体,远比占地15万平方米的北京皇家故宫庞大。在静升村“五里长街”和“九沟八堡十八巷”的版图里,王家至少占据了五沟五巷五座堡。其中,完全城堡式的五座住宅群,在地盘规模之体内,更张显出其磅礴的气势。据王家史料记载,当年王家在修建红门堡、高家崖堡、西堡子、东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时,分别以“龙、凤、虎、龟、麟” 五种灵瑞之象建造,以图迎合天机。即红门堡居中为“龙”,高家崖堡居东为“凤”,西堡子居西为“虎”。三者横卧高坡,一线排开,态势威壮,盛气十足。东南堡为“龟”,下南堡为“麟”,二者辟邪示祥,富有稳家固业传世之喻意。今天人们所参观游览的红门堡和高家崖堡,可取意为“龙凤呈祥”或“龙游凤翔”。此二堡及同时修复开放的王氏宗祠(即孝义祠)均为清康乾嘉年间所建,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是王家大院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之精华。仅此而言,虽没有恢复到王家当年五种瑞兽雄踞的气势,但保存至今,目前在国内也该称为奇迹了。正像国际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先生参观后所感叹的那样:“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王家大院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开放近10年来,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王家大院还是倍受关注的影视拍摄基地,近年来先后有《沧海桑田一百年》、《古镇大河》、《关中往事》、《熬年》和《吕梁英雄传》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在此拍摄。尉健行、王兆国、任建新等当时和现在的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知名学者罗哲文、郑孝燮、阮仪三、余秋雨、王鲁湘等视察、考察王家大院后,都欣然题词赋诗写文章,给予很高的评价。   王家大院开放十年来,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1999年,被评为“山西省十大著名优秀旅游景区”和“省级文明景区(点)”;2001年,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初,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首选)十佳文明示范旅游景区”;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山西省唯一的 “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15日,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