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功与过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功与过

                         ——菲利普斯曲线

70年代是美国经济不堪回首的时代。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称为滞胀)困扰着美国。1979年夏季,通货膨胀高达6%,经济增长率不到105%。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保罗。沃尔克受命担任美联储主席。

沃尔克上任之后把自己的中心任务定位反通货膨胀,并为此采取了了紧缩性货币政策。19799月,沃尔克把贴现率提高了0.5%,见效不大。11月份又把贴现率从11%提高到12%。在此后的5个月中,货币供应量一直减小,但通货膨胀率仍在10%左右,并在19802月达到14.9%,商业银行的优惠贷款利率却高达15.25%。这就引起经济衰退,失业率高达10%,是从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最高水平。沃尔克的这种政策引起各方反对,并直接使任命他的卡特总统竞选失败。但沃尔克坚持认为物价稳定是经济好转的必要条件,,顶住压力继续实施这种政策。1983年和1984年通货膨胀终于降到4%左右。随后美国经济进入80年代的复苏与繁荣。反对沃尔克的人认为付出的代价太高了,称他为30年代后美国最严重衰退的祸首。沃尔克的功过至今没有定论。

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过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这种情况。治理通货膨胀引起失业加剧、经济衰退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难道治理通货膨胀一定要以高失业率为代价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引进一个新概念: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命名来自于它的发现者。1958年,在英国工作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的关系,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货币工资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变动是同步的,因此,这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也是负相关的。就是说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这就是说,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时,失业率高。这两者就像儿童玩的跷跷板一样,一边上去了,另一边就下来。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用美国的数据证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它们的推理是,低失业率与高总需求相关,而总需求高会带来工资增加与物价上升的压力,引发通货膨胀。他们还运用这一关系来指导经济政策。在失业严重时运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降低失业率。在通货膨胀严重是运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70年代的滞胀引发了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并存,打破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这种关系。于是对这条曲线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说,当考虑到理性预期时,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关系只在短期中存在,而在长期中并不存在。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可以根据过去预期的失误来修改对未来的预期。当发生了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而企业的实际利润增加,这就刺激了企业增加生产,增雇工人,从而失业减少。这是短期中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但在长期中,工人会调整自己的预期,要求提高工资。当实际工资恢复到通货膨胀前的水平时,企业的生产和失业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通货膨胀上升了,失业并没有减少。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以卢卡四位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用理性预期来解释菲利普斯曲线。认为无论在短期或长期都不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理性预期是根据所有可得到的相关信息做出的预期。根据理性预期,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至于以后发生的

实际值是一致的。由于人们得到了政策在高失业时必然提高通货膨胀的信息,所以就可以在这种政策发生作用之前要求提高工资。这样,即使在短期中扩张性政策也没有刺激生产减少失业的作用,更不用说在长期中了。

经济学家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存在着分歧。但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其畅销的《经济学原理》中把“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作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之一。

沃尔克把通货膨胀率降低到4%左右的成功是以短期内高达10%的失业率和30年代之后最严重的衰退为代价的。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减少1%的过程中每年产量(GDP)减少的百分比称为牺牲率。对牺牲率大小的估算也不同,但都承认牺牲率的存在。产量的减少则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代价。既要降低通货膨胀又要不减少失业的好事不现实。从这种意义上说,沃尔克的功与过本是一个整体。无过就不可能有功。

许多美国经济学家认为,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代价并没有以前预期的那么大,因为他坚定反通货膨胀的态度影响了人们的预期。当人们预期通货膨胀会很快得到制止时,反通货膨胀政策会更有效。沃尔克至今不为当初的政策后悔。稳定物价使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当然如果沃尔克“下药”不那么狠,也许代价会更小一些。

1、你是如何看待菲利普斯曲线的?

2、沃尔克的反通货膨胀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巨人的兴衰

巨人集团是中国的一个民营企业,总裁史玉柱是安徽人,1989年他辞职南下深圳经商。当时,他只有4000元钱和他耗费心血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他用仅有的4000元钱为他的M6401作了一个广告,2个月后,换来了10万元的回报。他又将全部收入投入广告,四个月后,M6401为他赚回了100万元。

1991年,史玉柱创办了珠海巨人科技公司并邀请全国各地200多名电脑销售商,组织全国电脑汉卡连锁销售会。他为这次会议花费几十万元,最后得到的是一个全国性的电脑连锁销售网络。

史玉柱的发迹可谓是一帆风顺,他以广告开路,走出一条捷径。他一年成为百万富翁,两年成为千万富翁,三年成为亿万富翁,五年成为五亿富翁,是“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之一,成为珠海市重奖的知识分子。

1993年是中国电脑业的灾难年,伴随着电脑业步入低谷,巨人集团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史玉柱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跳出电脑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在房地产方面,投资12亿元兴建巨人大厦,投资4.8亿元在黄山兴建绿谷旅游工程,投资5400万元购买装修巨人总部大楼,在上海浦东买下3万平方米土地,准备兴建上海巨人集团总部,在保健品方面:准备投资5个亿,在一年以内推出上百个产品。产值总目标:1995年达到10个亿,1996年达到50个亿,1997年达到100个亿。然而,当时的史玉柱的资产规模只有3个亿。

巨人大厦最初的设计只是一个适合巨人集团的普通写字楼,但在房地产热的氛围里,最初设计方案几经修改,最后的设计方案则是要把巨人集团建成一座全国最高的大厦,这个目标已经超过了巨人集团的实际能力。但创造太多奇迹的史玉柱期待着再一个奇迹的出现,巨人集团凭自有资金和销售卖楼花的资金启动这项工程,随着工程推进,资金明显不足。到了1996年,巨人集团正是山穷水尽,急需外援时,正赶上国内宏观调控,各处资金吃紧,其实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给当时过热的房地产降温,这使得史玉柱告贷无门。他把生产和促销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大厦,生物工程停产。1997年初,巨人大厦最终是无继而终,巨人集团总危机彻底爆发,盘楼不能交工,购搂者追债上门,其他产品因失血过多,已难以生存。巨人集团的衰败成了经济领域著名的反面案例。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问题:

1. 从巨人集团的兴与衰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总需求与总供给

当前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带动的全球经济低迷以及对我国出口拉动战略的冲击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想保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受影响,应该首先立足于国内,尽量提高内需增长率,这是有效弥补国外需求不足、保持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根据国际经济组织的测算,人均GDP达到800美元的国家,其内需将会高速增长。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这就为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何况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与潜在的巨大购买力预示着国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不论从满足需要看,还是从拉动经济增长看,无论从近期看还是从长远看,扩大内需都是基本和主要的。

  但要看到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供求总量对比关系变化下的短缺走向相对过剩,表现在当期总需求小于当期总供给,或者说有效总需求小于实际总供给(不剔除无效供给),从而造成主要消费品供过于求,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相对饱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从1995年起,我国大多数工业领域生产能力的过剩就已经形成,此后的几年市场供给过剩的程度不断加深,大多数工业消费品出现日趋严重的持续性供给过剩。据国内贸易局对消费品市场商品供求连续排队分析,到1998年上半年,统计范围内的601种商品,供大于求的26%,供求基本平衡的74%,而供不应求的商品已经为零。另据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2001年下半年603种主要商品供求排队情况的分析,不但供不应求的商品继续保持为零,而且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已高达82.9%。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供大于求的矛盾主要出在结构方面,而且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都出了问题。事实上,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由短缺转向相对过剩,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约束正趋于缓和,而面临的需求约束则日益增强。在市场需求约束日益强化的情况下,结构调整的进度和效果成为决定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关键。为了使下一阶段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就要推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双向调整,通过改善供给结构和促进需求结构来培育新的内需加快增长的基础。

  1、你认为我国宏观经济主要问题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是需求问题还是供给问题?

2、你认为造成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论宏观政策取向的调整: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

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

中国已进入商品过剩时期,最短缺的是什么呢?是工作岗位,是饭碗。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在此期间,我国共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人民日报》2002年4月18日),然而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

让我们先来看处于临界点的失业问题。

十五期间,我国城乡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200万人,五年共新增城乡劳动力6000万人;再加上农村大约1.5亿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其中至少40005000万人将流人城市),以及现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下岗职工人数,十五时期全部需就业人数约1.62亿人左右。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估计,按目前的就业弹性,如GDP年均增长78%,每年大约能提供800万个就业岗位,五年共提供4000万个就业岗位;十五期间,企业自然减员腾出的就业岗位大约有4000万个,两项合计总供给为8000万个岗位。由此可见,十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每年需就业人口总数约2000万人,而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600万人,五年下来累积的失业人数总共将达到4000万人,我国将很快将进入高失业和就业结构大调整时期。中国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国际警戒线12%,接近于14%。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

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其根源就在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严重失衡,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远超过需求。

但是,中国所面临的失业与就业问题是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典型失业不可同日而语(钟朋荣,2001)。在西方历史上,如30年代大萧条,美、英、法等国也有近千万人的失业,但主要是由需求不足引起的。只要需求上去了,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显然,西方的失业通常是因为经济萧条,是短期现象。其治理办法主要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扩大需求,包括建教堂、修金字塔,甚至将货币埋在地下然后让人去挖等等。

中国的失业则不尽相同。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就业岗位总量绝对少于劳动总量引起的失业;另一部分是由需求不足引起的某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和人员失业。根据各方面专家的计算,前一种失业人口大约在1.5亿左右,后一种失业人口大约在3000万至5000万。也就是说,中国的失业由非需求因素引起是主体主体。

失业加剧的经济与社会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失业问题与经济增长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当出现失业时,就意味着经济出现衰退。如果通过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经济衰退并使经济正常增长时,失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只要经济达到潜在的增长率,就会有充分就业。而我国的情况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是我国存在着一个绝对过剩的劳动力,或者说,当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率时,我国仍然有1.89亿这样一个庞大数量的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

从积极方面讲,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意味着总有巨大的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它们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而又廉价的劳动力供给,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除此之外,它更多的是负面作用。

一是阻碍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宽松的环境,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无法从企业转移出去,致使企业改革难以进行。如为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国家实行了债转股政策。该政策要求,实行债转股的企业必须要剥离非经营性资产,转移企业富余人员,注册为新的公司制企业。但是,一些已经得到债转股政策的企业却因难以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和转移企业的富余人员,而使企业的债转股方案受阻,新公司无法注册,企业的债转股改革被迫流产。

二是容易影响社会稳定。

萨缪尔逊在其1998年《经济学》教科书中提出,宏观政策有四大目标,即高水平和快速的经济增长、高就业率水平和低非自愿失业、价格水平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这四大目标应该努力做到同时兼顾,但却很难等量齐观。事实上,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在宏观政策取向上对这四大目标是有不同偏重的。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失业通常是比增长更重要的目标。

我们认为,为缓和失业压力,保证改革的稳定环境,包括宏观政策在内的国家经济政策取向有必要由促进增长向充分就业转变。

1、你是如何理解失业与增长之间关系的?

2、说说你对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由促进增长向充分就业转变的看法。

    返回mba自学教程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