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 渗透 交流
——关于中小衔接的若干思考
雨山实验学校
张志玲
近年来,中小衔接问题一直都是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像如何缩短初一新生的适应期;如何看待中小学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都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以往,我总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在关注这类话题,调入雨山实验学校——市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后,这些问题便在我面前一一铺展开,而且让我每天都零距离的直面他们,我能看见这些中小学生课堂上专注的身影,也能看见下课后他们放松的姿态。九年义务教育其实是一个环环相扣、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每个环节都紧紧相连,才能让学生持续、和谐、健康的发展。于是,对如何进行中小学有效衔接就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科知识体系需要相互了解。
很多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了解本学科本学段的教学要点,还应了解其他学段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看待教学。
拿语文学科举例,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只有一本,涵盖了1-9年级的语文教学。课标将目标分为4个学段,而第4学段指的就是7-9年级。我们大多数小学教师看课标的时候往往只看前3个学段,自动忽略第4学段的内容,觉得那是中学的事和自己没多大的关系,反之,中学老师也是这样。其实,这种做法是片面的。因为很多的教学要求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如果不了解就会造成小学老师多干了事,教了中学的内容,这样既增加了小学生的负担,还会被中学老师认为教成夹生饭。
如古诗文阅读,在前三个学段只作为学习诵读的材料,在第4学段才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即: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就告诉我们,小学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需注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即可,无需做更高的要求,增加学生的负担。
其实,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时间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课标中要求中学生必读的一些文学名著、童话、寓言、故事等(具体的篇目在语文课标的附录2中都有表述),这样做既丰富了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在语文教学上起到了自然衔接的作用。同时,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格列夫游记》等书籍也都是孩子们爱看的书,这么做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再如七年级英语教材的预备级这本书,如果中小学教师都熟悉这本书的内容,就会在上课的时候做适当的增减和必要的选择,节省教学时间。
可见,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若能互相了解,即小学教师知道中学的教学内容,中学教师了解小学的教材特点,就能使衔接做得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二、各种习惯培养需要相互渗透。
小学教育重在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初中则是在小学积累基础上的重新开始,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同时也应是各类良好习惯的巩固与发展。
小学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包括很多: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专心听讲、勇于发言、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若从小就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到中学后再加以发展,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小学时注重培养专心听讲,中学就可以提高一步要求听讲时抓住说话内容的中心;小学时要求学生勇于发言,中学就可以要求发言时要围绕一定的主题;小学时学会了圈点批注,中学就会记读书笔记、课堂笔记。
各种习惯的培养其实都是一脉相连的,如果能有意识的相互渗透,把现在中学生的许多不好的习惯进行搜集整理,并从小培养,到了中学就会内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雨山实验学校的孙长瑜校长有个观点我非常赞成,他认为:在九年一贯制学校里,可以把一~三年级当作是低年级,四~九年级是中高年级。在培养学生时,学校将重点对低年级学生加强行为习惯教育。如小学一年级新生从入校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让他们在
“坐、立、行、听、讲、写、说、玩”等行为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们要不厌其烦的反复引导和示范。到了中高年级,学校则将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上。经过前面三年的行为习惯养成,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习惯培养方面就侧重于学习方面,如对学生在“学会倾听”、“
善于思考”、“ 敢于提问”、“ 与人合作”等习惯方面加强反复教育。
三、课堂教学研讨需要相互交流。
说起中小衔接的研讨,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彼此观摩课堂教学。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小学的课堂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教师的情感细腻,善于鼓励学生,学生也兴趣盎然。中学老师的课堂则教学立意高远,程序简约大气,课堂充满了理性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这种差异既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有关系,也和教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关。
在研讨课上,我们大多运用的是中小学教师各上一节课的方法。其实也可以尝试同课异构的方法,让中小学教师同上一节六年级或七年级的课,这种方法可以看出老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方式,彼此互相借鉴。还可以尝试小学老师上一节中学的课,中学老师上一节小学的课的方法,这种角色的互换,更能促进老师的思考。
我常想:如果在小学五六年级的课堂上多一些静思默想的时间,多一些自读自悟的环节,多一些答题规范的指导,那他们进入中学后一定会适应的更快。如果在中学的课堂上,尤其是七年级的课堂上多一些兴趣的激发,多一些鼓励的语言,多一些手段的变化,那中学的课堂也会显现出生命的灵动。说到底,就是小学的课堂适当地放一放,中学的课堂适当地扶一扶。
课堂教学的相互交流,必定会引起很多的思考,若每一个思考都转化为一个行动,就一定会促进中小衔接的质的变化,即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小衔接需要研讨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差异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中小学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