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不能抛弃市场化思路    
               
中华博客联盟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医改:不能抛弃市场化思路

由于每个人只掌握了一些分散的信息,要实现资源的有效率配置,只能采用分散决策,通过价格机制来优胜劣汰,医改舍却市场化并无更好的途径

十年医改“基本不成功”,对此一种颇有影响的看法是“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放之于当下的话语环境,这种看法并不显得孤立。始于去年的“国企改革大讨论”,对“市场化”的质疑突然成了流行话语,去年的“郎顾之争”,似乎为“去市场化”增添了某种道德合法性与事实合法性(这是一个集体性的误读),于是在公共空间之内对市场化的质疑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公共领域之内,有各种观念之间的碰撞本属正常,也非常必要。但达致理性的、建设性的讨论,须建立一些基本的共识,批评“市场化”,首先须对“市场化”的内涵有透彻的理解。

人类社会有一个基本事实是,每个人只掌握了一些分散的知识或信息,比如“我”是喜欢大饼还是油条只有“我”才知道,“他”喜欢大饼还是油条“我”可能偶然地知道而政府不一定知道;如果面对“我”进行资源配置,必须由“我”自己做出选择,“计划”往往会偏离“我”的个人喜好,而“市场”正是给“我”提供了这种自由选择的可能;要满足“他”的需要,由“我”来组织生产比政府组织生产更能达到效果。

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找到一种机制能够将由各个个体所掌握的“分散信息”最充分地利用起来,既然是分散信息,那么有效率的表达方式就是分散决策,分散决策的结果集结为价格,在价格面前付出自己的货币,实质上就是集结个体性知识的过程。因此,主张“市场化”是基于“知识分散”这一事实前提。

一种极具误导性看法是,某些产品关系“国计民生”,比如通信、邮政涉及到对私人隐私的保护,因此要由政府来组织提供。对此类谬论,周其仁(周其仁博客,周其仁新闻,周其仁说吧)(周其仁博客,周其仁新闻,周其仁说吧)先生曾驳斥过:要说“国计民生”,民以食为天,没有比大饼油条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了,要是有人在大饼油条里下毒怎么办?这是不是说大饼油条也必须由政府来组织提供呢?

“医疗产品”同样也不例外。如果说医改要面对的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难”与“贵”,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医疗服务”的供给价格太高、“医疗服务”的生产效率太低,解决这问题,舍却市场化并无更好的途径。

市场有效率的含义有两个方面:首先,在竞争时,产品和服务才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来,任何高成本的生产者都会被低成本的生产者所取代;其次,竞争提供的产品才是人们需要的产品,不能迎合市场的真实需求必定被淘汰出局。在医疗机构之间有充分的竞争时,低价格、多种类的医疗服务必定被创造出来,看病的“难”与“贵”方可迎刃而解。

医改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环节非常多。在供给方面,目前公立医院占绝对主导地位,民营医院所占市场份额非常小,进入门槛非常高,公立医院无须面对竞争压力,必然导致医疗服务供给绝对不足、治疗费用昂贵。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制定清晰的医院准入标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同时对公立医院进行产权改制以提升效率,营造一个可充分竞争的医疗供给市场。

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是,在解决需求的支付能力方面,我国存在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即便是相对价廉的医疗服务他们也很难承受。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将所有人都纳入到医保范围,但由于基数非常之大,保费的缴纳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政府补贴与居民承担一部分相结合的方式。

这里关键的一点是,政府作用只是限于制定标准。比如一定金额的保费须涵盖多少病种,而后由保险公司与医院之间进行谈判确定治疗标准,这样保险公司为了获得保单,会尽可能地降低收费标准,医院为了获得“定点医疗”的机会,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有动力尽可能地降低治疗费用。其中根本要义是政府只是出资人和规则制定者,具体的运作交给市场,由保险公司之间、医院之间展开竞争。

医改固然复杂,但无论怎么改,都应该以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为出发点,“市场化”的方向绝对偏离不得

(作者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来源:人民网 作者:苏振华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