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分层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安徽省教育科学2014年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JG14267
一、研究背景
1.阅读真的很重要。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读者和作者双向交流的过程,也是读者通过文字走近作者心灵的复杂心理过程。”他所主张的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有“鉴赏、想象、语感、涵咏、揣摩、评价、咏诵”。美国语言学家、阅读教育理论研究者斯蒂芬·克拉生研究认为:“让孩子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就是要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2.我们国人读书现状不容乐观。
2013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进行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没时间”成为国人不读书尤其不读纸质书的主要原因。
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七条对语文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我们还应思考:《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样的要求能实现吗?学生目前的阅读状况如何?中学生们是否会利用这个机遇来扩展自己的视野?他们的想法是什么?父母师长会支持他们吗?
4.我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简要分析如下:
通过对初中生阅读普遍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分析,我们明显发现:初中学生第一阅读的书籍就是教科书和教辅书,教辅书的阅读量甚至还远远超过教科书的阅读量。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和更多的观察与访谈、分析,初中学生课外读书看报、读经典名著名篇的数量少而又少,质量更糟糕。
5.语文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做才更有实际成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重点课题。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比较缺乏优化教学策略的意识,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老问题(如机械重复的阅读训练、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和新问题(如教学中的浅阅读、没有科学策略的泛阅读等),都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基于上述表述,我们提出了“初中语文分层阅读实践研究”的研究申请。2014年10月,安徽省教科院正式批准立项。
二、研究依据
1.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论主张,作为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行为的教学活动,其内容、途径和方法都存在一定的规律。确定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同样如此,
“应该教学什么”和“应该怎样教与学”也须遵循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把学生当作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循循善诱,布置合适的语文阅读环境,让学生自觉地体会、试练,主动地学习、领会作品,而不应该把学生当作一只只‘空瓶子’,只要教师把各种知识、各种道德条目灌注其中就行了”。他把这种教学思想形象地称之为排除“空瓶子”观点而树立“生活体”观点,其理论实质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地与阅读材料接触。这种思想与现在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理念是何其相近。叶圣陶先生的阅读教学理念在当代仍能闪耀其智慧的光芒。
金字塔学习理论,经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并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从金字塔塔尖到塔基依次是: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由此可见,被动学习的效率要比主动学习低得多。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阅读是基本的学习方法之一,然而仅有阅读还远远不够,单方面的阅读很快就遗忘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将阅读、演讲、写作、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阅读文学名著,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写观后感、举办读书讨论会等等。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步骤、分层次、有策略地开展语文阅读训练,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更广泛、更深入地亲身阅读。
2.教学依据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的工具论实际上研究的是语文课程决策的问题,即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其理论依据是语文课程的决策问题和实施问题;所以,语文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其研究目的是如何具体组织课程各要素开展教学活动,研究内容是课程各要素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课程设计。我们不是研究课程性质,因为课程性质的研究,其研究目的是给课程一个基本的价值揭示,研究内容则是关于课程在人的发展中起一个什么作用,研究方法主要是意义阐释。
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的教学活动维度和静态的内容构成要素。在动态的教学活动过程维度上,它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其明显的特征是:(1)对教学目标的清晰意识和努力意向;(2)具有对有效作用于教学实践的一般方法的设想;(3)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和创造。具体说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往往表现为具体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但又不同于具体的方法和技能。可以这样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语文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是:(1)语文教学的常态与基本规律往往被忽视或者粗浅地思考着、实践着,为了所谓的素质教育,一方面人文教育的过分偏重,而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语文素养的培养被窄化和粗浅化;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通俗点说就是“要”教学成绩),过多的超时、反复机械训练充斥着我们学生语文学习时空。(2)因第(1)个方面的原因和不正确的教学理念,导致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出现无序阅读、粗浅阅读、窄化阅读、机械训练的怪现象;于此,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的生态平衡被一次次打破。因此,在初中语文分层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上,我们必须开展实践研究,以期寻求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科学途径和基本方法。
3.内容依据:
在研究内容的选择依据上,我们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主体内容,一个次主体内容。
(1)主体内容:研究语文学科在初中阶段教学实践中,阅读积累策略、问题导学策略、专题欣赏与评价的阅读策略的实施。着力点是从以下几种策略的角度展开研究:形成认知结构的策略研究,教学模式的选择性研究,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策略研究(课堂阅读教学策略、课外阅读与网络阅读指导策略),课堂教学的管理性策略研究,阅读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2)次主体内容: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因材施教策略研究,促进信息加工的教学策略研究。
三、研究目标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在大家都认同“教学内容正确确定很重要”的前提下,只有更进一步地明确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运用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寻求最有效的阅读教学指导途径,才能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承优秀的阅读教学经验、创新阅读教学基本策略;激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的基本技能,提升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的综合素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藉此研究,努力探索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成效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构建适用于初中语文分层阅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的相应的形成性评价的实验体系。
3.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理论价值:关乎阅读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相应的评价策略的构建;
实践价值:指导教学实践的有目标、有计划、讲科学、易操作、好评价的阅读教学策略;
应用价值:针对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实践的普适性价值;
科学价值:构建新的阅读实践操作策略体系和相应的评价策略体系,指导教学实践。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键词的界定
“初中语文”:本课题研究是针对义务教育中的初中学段,即初中学段的7至9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做研究。这一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阅读指导为重要辅助。
“分层阅读”:一是,阅读教学实践中,根据初中学生阅读认知的发展规律,将初中三年分为三个学段,实施有不同侧重点的阅读教学目标;二是,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分层教学理论,进行分组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教学策略”:为实现初中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核心价值而制定并付诸阅读教学过程实施的具体方案。它包括明晰阅读教学课程价值,明确阅读教学课程目标,适宜选择阅读教学课程内容,合理组织阅读教学过程,优化阅读训练指导方法,制定教师和学生所遵守的阅读教学行动程序。
“实践研究”:本课题以学校教学的时空为主阵地,是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研究。目的是追求阅读教学的实际成效。
(2)研究的重点:以《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纲,以语文通用教材为本,以课内阅读教学为主体(主阵地)。课内自读与教读紧密相结合,拓宽阅读视野地选择时文、名篇、经典进行课内课外阅读的选读、联读、荐读、评读,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为主导方向,课内课外自主阅读、自荐阅读为重要辅助。
2.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研究内容的层次(学段)侧重点:①七年级——泛读,积累。阅读积累策略的研究。②八年级——精读,理解。问题导学策略的研究。③九年级——欣赏,评价。阅读能力专项训练策略的研究(对应中考)。其中,语言活动一以贯之,探索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成效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
(2)研究的活动拓展: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沙龙(或读书报告会),小记者活动、读书征文评比活动,写作社团活动等。
(3)研究的阵地建设:小班化教学实验之阅读教学展示与案例分析,班级、校级读书活动展示与评比,校报、校园网站阅读专栏建设,马鞍山市《皖江晚报》小记者园地,编印出版教师和学生阅读实践与研究成果的文集。
(4)研究的相应评价体系:
研究分层阅读的基本教学策略优化与相应的形成性评价策略的实验体系。
(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我们预计研究的突破
1.研究现状:
(1)国外:1976年,美国教育家史密斯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两种教学策略(内容限制性策略和非内容限制性策略)。加涅在1985年提出:“我们第一要指出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第二要指出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其主要包括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教学指导策略、“教学动力学”运用策略。
(2)国内:20世纪80年代,“教学策略”伴随着“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概念出现。近十年来,人们开始对教学策略做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李伯黍、燕国材在《教育心理学》中提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两种教学策略(指导的教学策略和发现的教学策略);他们虽然没有直接给教学策略下定义,但在对教学策略进行分类时就间接地认定了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与技术的总和。
(3)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国内把“教学策略”的研究仅仅归入“教育心理学”的名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多是对一些具体策略的应用研究,而理论研究较少,从而造成了教学策略的概念过多、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甚至有人简单地把教学策略等同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的相加。同时,这也给制定或选择、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带来困难;理论程度不高或科学性、精确性较差的理论,很难真正发挥其指导实践的功能。所以,对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缺乏,客观上已经阻碍了教学理论的发展,影响了教学策略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
2.我们研究的预计突破:
(1)理论研究的突破:①有效的阅读教学管理策略。侧重于阅读教学常规的管理策略,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与评价管理策略等。②有效的阅读教学指导策略。侧重于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扎实有效的教学过程,及时有效的反馈复习巩固必要的知识与能力等,③有效的阅读教学“动力学”运用策略。
(2)教学实践研究的突破:通过研究,探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构建有层次的有效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以及相应的形成性评价的实验体系。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参与课题研究者以一线语文教师为主体。有主管和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负责人(任教语文学科),有雨山区、博望区和市直属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有校级、区级和市级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有初中语文教研员等;核心组成员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6人,所有成员都在教科研第一线。研究核心组语文学科常规教研氛围浓厚,校本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团队凝聚力强,有合作互助的优良传统;中青年教师虚心好学,对教科研有自觉意识,并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
2.本课题研究得到市语文学科教学专家指导。特邀课题学术顾问有:马鞍山市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语文学科带头人陶年生老师,安徽省语文特级教师郭惠宇老师;还有市中语会所属的民间学术团队“中学语文一线教师互助教学工作室”的鼎力支持,以便加强学区之间、校际间的合作交流。
3.科研手段:调查分析、理论研修、专题研讨、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教学评比与反思、活动总结等。资料准备:国内外“教学策略研究”的理论资料和科研案例,例如已有研究成效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经典案例等。
4.学校行政和经费支持:学校倡导“教研兴校,教研强校”理念,重视各学科课题的申报与研究过程,已有多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学校给予人力、物力和行政支持的保障;学校专用教科研经费、雨山区名校长工作室等均给予课题研究的相应经费支持。
四、研究方法
1.主要研究方法:抽样调查与评价研究分析法,教学个案与群体案例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内容分析法,综合论证法,比较法(主要运用纵向比较法)。
2.辅助研究方法:信息统计和测量法,实验法与追因法。
五、研究成员
1.课题负责人:
王友明,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孙
旺,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2.课题研究顾问:
郭惠宇,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
陶年生,马鞍山市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
3.课题组主要成员: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务 |
工作单位 |
王友明 |
男 |
50岁 |
校长 |
中教高级 |
第十二中学 |
孙 旺 |
男 |
48岁 |
语文教师 |
中教高级 |
第十二中学 |
王武权 |
男 |
49岁 |
教学副校长 |
中教高级 |
第十二中学 |
唐生亮 |
男 |
51岁 |
政教副校长 |
中教高级 |
第十二中学 |
冯永康 |
男 |
49岁 |
教导处主任 |
中教高级 |
第十二中学 |
孔艳平 |
女 |
34岁 |
语文教研组长、校报主编 |
中教一级 |
第十二中学 |
鲍先学 |
男 |
42岁 |
教研室主任(语文学科) |
中教高级 |
马鞍山市雨山区教育局 |
王 麟 |
女 |
44岁 |
雨山区初中语文教研员 |
中教一级 |
雨山实验学校 |
潘成芸 |
女 |
42岁 |
教导处副主任 |
中教高级 |
第十二中学 |
周红卫 |
男 |
41岁 |
语文教师 |
中教高级 |
第十二中学 |
吴银乐 |
男 |
36岁 |
教科室主任 |
中教高级 |
市直属二中实验学校 |
李家全 |
男 |
40岁 |
教导主任、初中教研员 |
中教一级 |
博望区新市初中 |
王胜强 |
男 |
35岁 |
语文教研组长 |
中教一级 |
博望区新市初中 |
王 斌 |
男 |
52岁 |
语文教师、校长助理 |
中教高级 |
第十二中学 |
杜婷婷 |
女 |
29岁 |
语文教师 |
中教二级 |
第十二中学 |
张冷眉 |
女 |
40岁 |
语文教研组长 |
中教一级 |
市直属二中实验学校 |
4.课题组相关成员:
雨山区第十二中学、博望区新市初中、市直属二中实验学校等学校语文组骨干教师。(具体名单,略)
5.课题组分工情况:
本课题组下设五个专题组:
(1)课题研究核心组:王友明,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整体管理和组织协调、课题研究经费的审批与使用;孙旺,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调研、资料准备,教师培训和实践研究的指导。
(2)教学研究指导组:王武权、冯永康,主要负责常规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的指导,以及课题研究的管理、督促,校园专题文化建设和网络专栏建设。
(3)拓展研究领导组:唐生亮,主要负责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沙龙、征文评比活动的组织实施及研究考核;孔艳平,主要负责校报编辑、小记者活动、写作社团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4)课题研究资料组:孔艳平、吴银乐、王胜强、周红卫等,主要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分类。
(5)区际间合作交流组:王麟、李家全、吴银乐、鲍先学、潘成芸、王胜强等,主要负责课题研究学区之间或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分享,以及推广研究的实验和协调。
六、研究阶段
(一)课题研究计划为三年。
第一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调查分析、课题申报、课题论证阶段。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7年7月,教师培训,课题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总结;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提炼阶段。
第三阶段:2017年8月至2017年11月,课题结题准备阶段,课题研究的结题鉴定。
(二)阶段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课题调研报告、课题申请书、课题开题论证报告等。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时文名篇活页文选、名著推介活动研究成果、分层阅读策略研究案例集(文字)、典型课例实录光盘、阅读教学活动拓展性研究成果、分层阅读策略相应评价实验体系的构建等。
第三阶段:课题结题报告,研究实证材料,论文发表,研究分析报告等。
(三)最终完成时间:
2017年11月,课题研究结题鉴定。
(四)最终成果形式:
1.校本教材:时文名篇活页文选
2.分层阅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典型案例集
3.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4.课题实践研究论文集
5.课题实践研究分析报告
6.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成效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
7.构建适用于初中语文分层阅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的相应的形成性评价实验体系。
七、实施方案
(一)子课题的设计
1.七年级——泛读,积累。阅读积累策略的研究。主要负责人:孙 旺
2.八年级——精读,理解。问题导学策略的研究。主要负责人:李家全
3.九年级——欣赏,评价。专项训练策略的研究。主要负责人:吴银乐
(二)研究步骤与侧重点
1.遵循课题研究计划,先分、后合地开展研究,阶段提炼、总结。
2.分子课题有研究侧重点,但不分研究单位。即课题组成员可以跟随教学学段的同步而开展相应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同步研究。
3.侧重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侧重于日常教学中的探索、评价和反思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2]《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3]《阅读的力量》,斯蒂芬·克拉生著、李玉梅译;新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年1月版。
[4]《直击美国课堂》之“金字塔学习理论”,王秋英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5]《教学策略研究》(第2版),李晓文、王莹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6]《言语教学论》(第二版),李海林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7]《语文课课程论基础》(第二版),王荣生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8]《新课程语文怎么教》,何更生著;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9]搜狐新闻网http://roll.sohu.com/20140421/n39858311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