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由于美以两国的“特殊关系”,奥巴马将会和他的历届前任一样,保护美以的特殊关系。但双方之间的独特关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尽管在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期间,美国人在口头上依然力挺以色列,但是如果美国人真的想给巴以之间带来和平,那么新政府必须采取比克林顿和布什两届政府更为强硬的对以政策。
无论对叙利亚或是巴勒斯坦来说,与以色列达成可行性和平协议的出发点不一定仅仅取决于以色列所能容忍的政治交手,还应该建立在各方的共同政治诉求之上。新总统奥巴马将比他的前任更关注中东局势,并执行更为强硬的政策。他将不再被以色列国内两个政治派别的领导人(右翼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和中左翼前进党党魁、外交部长利夫尼)牵着鼻子走。如果奥巴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将会发现自己会重蹈当年克林顿的覆辙:因为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政策而备感受挫。不过,与克林顿不同的是,如果以色列的行动越过了美国的底线,奥巴马会出于国家利益将这种挫败感公诸于世,而不是默默承受。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需要找到美以关系的平衡点。根据两国60年代签订的安保协议,美以两国是绝对的“铁杆盟友”。但是在过去的16年里,对以色列的纵容造成的唯一后果却是损害了两国各自的利益。
如果奥巴马真心希望给巴以带来和平,那么他必须从两方面入手来平衡美以两国的关系。首先,无论巴勒斯坦方面如何挑衅(包括恐怖袭击等方式),他都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看待以色列的还击。这次的加沙危机就是一个例子:尽管以色列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有千万个正当理由,但对于以色列拒绝国际援助,阻碍加沙经济发展,使150万加沙居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报复政策,美国就绝对不应该投赞成票。
接下来是定居点问题。在过去25年中,已经有6位美国国务卿处理过这一问题,但从来没有同以色列总理认真讨论过定居点问题对和平进程的负面作用。推动和平进程需要的是一位有责任心的领导人,而这一人选非美国总统莫选。但奥巴马应该明确,不论是巴勒斯坦还是以色列,只要是蓄意破坏和平进程的活动,美国都不会支持。维持现状总好过让美国的信誉受损。
其次,为了充分起到调停者的作用,奥巴马需要在保持中立姿态同时在谈判对策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这意味着,美国在与巴勒斯坦谈判之前不要与以色列方面做试探性接触,我们不能再延续克林顿和布什时代所采取的方式了。美国也不能再对以色列方面的所有提议惟命是从。
与以色列就其相关的安全问题进行协调是一回事。但是涉及到以色列能否决定美国的政策和态度,特别是在双方发生分歧的时候,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新总统能够调整对以色列的政策,同时做好对阿拉伯人态度强硬的准备,那么随后的几年将会是激动人心和富有成效的。然而美国进行斡旋的过程对于谈判的三方来说都将是痛苦的。但是一旦走对方向,并坚持强硬和公正的态度,就有可能在未来的日子创造出一次真正实现巴以和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