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公有制企业改制
上讲小结
公有制企业的性质
消灭了私人产权吗?
对“公共过道”的经济分析
公有制企业改革的逻辑
实例分析
公有制企业的性质(一)
思想和理论基础
“消灭私有制”和“重建个人所有制”?
保护私人拥有消费资料的所有权,消灭私人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所有劳动者成为国家工厂的雇员 (列宁:《国家与革命》)
实践模式: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公有制企业的性质(二)
公有制“企业”的两个性质
第一,自然人不得合法拥有生产性资料
第二,非市场合约性
“没有可追溯的最终委托人”
委托人全部是抽象的机构,也就是全部是代理人
国家代理人
集体代理人
自然人不缔约
关于公有制企业的解释
“委托-代理”链条太长?
代理成本太高?
所有权虚置或所有者缺位?
内部人控制?(谁是外部人?)
比较与参照:
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企业;
“基金经理资本主义”;
代理链条的可收敛的制度基础
真的消灭了私人产权?
公有制企业同样要利用人力资源:人的天赋、努力、责任心、创造力与学习能力
有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源天然属于个人的特性在公有制下没有被改变
计划公有制不承认私人产权的合法地位,但从来无法消灭事实上的私人产权
为什么制度替代品?
政治运动
行政等级制
物质刺激
“公共过道”
观察一下“公共过道”吧
问题:公有的?私有的?
法律所有权与事实上的所有权分离
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实际上的私人产权
经济分析:此类产权对行为的影响
放弃“因名责实”的思维方式
计划还是市场?
计划公有制的一体性:
企业内的有计划与市场的无计划
社会化生产力与私有制的矛盾
超级国家公司=计划体制
实践的路径
所谓“价格改革与企业产权改革的分歧”
改价格体制就是改产权体制——科斯定律依然有效
公有制企业改革的逻辑
引入市场竞争:出发点
从产品市场到要素市场
“剩余控制权”从行政机构逐步向企业家转移
过渡性激励机制:“控制权回报”——横店案例的理论结论
没有剩余索取权的控制权
新问题:重建企业家与剩余索取权之间的联系
改制兵分五路
(一)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
(二)公有资源与非公有资源缔结合约
(三)公有制企业内的人力资本定价和缔约
(四)处置资产存量
(五)向市场开放国家垄断行业
艰难的实践
公有制企业内人力资本定价:从直接定价到间接定价
有市场竞争力的薪水
年薪制
分享利润以及使分享利润成为一种“权利”
资本化的利润分享权
高管(经理)持股
经理层收购企业 (MBO)
面对未来的产权改革与”存量界定悖论”
案例1:埃通公司经理持股
背景
上海远通纺织机械厂,1995年前国家最好的纺织机械设备制造商
没有市场能力
扭亏还是破产?
上海纺织业背水一战:年薪制、竞争上岗、风险抵押、经理持股、期权期股
吴玲玲的故事
案例1:埃通公司经理持股 (续)
案例1:埃通公司经理持股 (续2)
案例2:四通MBO (背景)
“ 经理层融资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是“ 杠杆收购(LBO, Leveraged
Buyout)”的一种。所谓“
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借债所融资本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金融工具。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里,杠杆收购得到广泛的利用。一般而言,利用杠杆收购来重组目标公司的经济实体,可以是其他公司、合伙人组织、个人或机构投资人等外部人,也可以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当运用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时,一般的LBO就成为MBO。
案例3:美的MBO
1968年,镇街道干部何享健带着23个人,凑足5000块钱,办起了一个“塑料生产组”,生产瓶子盖。
1981年,“生产组”换成“顺德县美的风扇厂”的牌子——“美的”商标自此诞生。
1992年股份制改造,企业资产全部界定为“公有”, 第一大股东为镇经济发展总公司(镇政府)。
1993年11月,“粤美的”(0527)在深圳交易所整体上市,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持有44.26%的股份。
案例3:美的MBO
美的上市后,镇政府拿出1000万股,“卖给”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即以何享健为首的8名高层管理者。这1000万法人股经送配后,现已增至3000多万股,其中何享健本人当时的300多万股也变成了1000多万股。但这些股权,不能交易,甚至不能公开。
1998年8月,镇投资发展公司受让了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的9288.487万法人股,占发行在外股本的28.07%;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占7.98%。
1998年10月28日,投资发展公司更名为“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也相应改换为何享健。
案例3:美的MBO
1999年6月,“粤美的”公告,镇经济发展总公司以协议方式将其持有的发起人法人股3432万股转让给开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占公司总股本的7.98%(法定代表人何剑锋,是何享健的儿子)。
起初,公司准备以开联作为MBO的主体,但因为各种原因未果。
案例3:美的MBO
由管理层成立“美托投资管理公司”,向美的控股股东收购3000多万法人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其中,美的公司管理层将有20多人在“美托”持有股份,占“美托”总股本的78%;剩下22%的股份为工会持有,主要用于将来符合条件的人员新持或增持
美的新股权结构:美的控股约20%;开联7.08%,美托6%。
法人股收购价格将以1999年年报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为基数,预计收购成本在1亿元人民币以内。
案例3:美的MBO
管理层将以现金缴纳首期(10%),其余90%分期付款。平均每个持股的管理层人员仅首期就将付出50万元(这笔钱将部分通过以美的股权质押而从银行贷款)。
美的集团员工万余人中将有近200人能在这一次持股。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持有“美托”的股权,而落在十余个事业部上;员工所持股份占事业部总股本最低的是10%,最高的是40%,一般为20%。
案例4:恒源祥“下市”
2001年3月完成的,刘瑞旗等直接出资9200万现金从上市公司“万象股份(现已更名为“世茂股份”,600823)购买了冠以“恒源祥”商号的7家公司的股权(权益的帐面值4000多万元)。
“恒源祥”创牌于1927年,是30-40年代上海家喻户晓的名牌;
1987年刘瑞旗任上海黄浦区百货公司南京路毛线商店经理,主掌店面只有几十平方米,流动资金也只有几十万;但刘瑞旗想生产“恒源祥”自主品牌毛线。
。
恒源祥“下市”
1991年的一天,刘瑞旗花了900元去工商局注册了“恒源祥”商标。然后,
以“定牌加工”模式定购江浙乡镇企业的产品,打上“恒源祥”商标,由刘瑞旗的包销。
1992年,每次5秒的广告:恒源祥-羊羊羊。
1993年,黄浦区百货公司准备上市,刘瑞旗执掌的小商店经过评估(243万元)重组入上市公司。
1995年,刘每年上交利润为1000万以上;
提出“绩效挂帐”:将上交利润中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率部分的10%计作经营者的“价值”,以后每年累积,并随调动进入新的国营单位;未果,被封以上市公司总经理
恒源祥“下市”
2000年黄浦区国资局将“万象股份”控股权卖给了民营“世茂集团”。
新股东 “世茂”要将“万象”改造成为专业地产商,免去刘的总经理之职。
经谈判确定由刘融资9600万元收购恒源祥“下市”,组建上海恒源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由“定牌生产”的战略联盟提供融资。
案例5:联想改制方案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
1999年联想集团资产22-23亿
“分配惯例”:总收益的70%作为联想投资基金;30%作为分红基金,其中65%归计算所,35%归公司;
1998年,中科院与联想集团达成对联想集团年度分红65:35分成协议;公司的35%,创业人、骨干和员工三三制。
案例5:联想改制方案 (续)
“从近年国有资产帐面净资产的增加额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股权奖励给经营者和技术人员”;
确定从何时开始计?拿出多大部分?如何落实到个人?
从分红权变为股权;
从控制权变为股权;
公司/中科院/财政部的谈判
考虑“优先股”安排:70%*65%=45.5%(有保障的收益、没有投票权);45.5%+54.5%.
案例6:春兰改制
2000年8月,春兰董事局决定拿出公司净资产(60亿)中的25%(15亿),对经营层和员工“量化配股”,经营层和员工用现金1:1配股,三年内配足;
公司高管、科研和中高级营销人员(500人)购股权为160万股,80万股和50万股;员工1990年前进厂的每人10万股,1990年后进厂的每人购股8万;每股1元,买1送1(分红股)。
公司CEO得到公司净资产1%(5000万股)的奖励。
以股票质押向商业银行全额贷款。
据估计,改制后员工的分红所得将超过工资收入。
小结
公有制企业的产权改革:路径选择
重建有效的产权结构
根本问题是企业价值的源泉
公正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
实践理性和相关各方在竞争的市场环境里谈判求解
区分:国家实质性投资与否
竞争性行业与垄断性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