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言语活动”心弦,追求诗意化教学品质
 
   
中华博客联盟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全国‘活动与教学品质的追求’高峰论坛暨‘语文报’名师大课堂活动”征文
       拨动“言语活动”心弦,追求诗意化教学品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言语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与生命之所在,它的“动态”“生成”“内化”“诗意”的追求,都应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课堂言语教学对于“语文教学品质追求”的途径和方法,都必须是在教师科学的、充满智慧与激情的引导与感染下,必须在链接生活和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的多边互动的情境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课堂   言语活动   诗意品质

语文新课改全面推行已近十年,我们已熟稔语文课堂教学的这样几个关键词:“言语活动”“动态”“生成”“内化”“诗意品质”“境界”的美好追求。

“言语活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言的感知、揣摩、理解、体验、领会,以及触发生活经历与体验,具体生动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思维与情感活动。

“动态”: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是在师生与文本与生活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性“活”化的过程,有很多可知性与未知性的课堂灵动之光。

“生成”:师生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与过程中,心灵、文本、思维等,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活动中,充满生机的意识和形态表现。

“内化”:语言的习得,归根结底是要“品其神而明晰之”“习其神而运用之”“会其神而内化之”。

“诗意品质”:语文教学的课堂,应是明确的目标、流畅的过程、充分的活动、有效的反馈和推动、科学的评价与检测组合相容的整合体;筹划有意,实践似无意而实为用心为之,应是师生语文素养同步提升和情感愉悦的内在意义。

“境界”:特指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与文本、生活“动静相宜”的互动,在一个个高效的课堂言语活动过程中、言语活动之后,所营造的“和谐”“共振”“共鸣”的理想程度、情境和心境。

语文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基本保障。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要给予学生哪些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呢?众说纷纭,看似莫衷一是,但不变的法则仍在,即通过课堂这个主阵地的“言语活动”,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弦,是令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养成语文学习素养的前提,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历练教学品质,追求高效课堂的必定的保障。

语文教学的真正定位和学好语文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呢?识记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和一定数量的人文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具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情感动机,这些应该都是语文教学应有的定位,也是学好语文学科的最基本的标准。

针对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许多人都在探寻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品质的对策。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则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他又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金钥匙。而把语文教“活”的聚焦点,首先是课堂。因为,语文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平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时间和空间。激活课堂,便打通了交流的通道,营造了有效的活动空间和情境。因而,激活课堂,不失为让语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根本举措,也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激活课堂、释放出师生交流的最大能量,以至营造出课堂教学的最佳的诗意化的教学效果呢?语文特级教师郭惠宇老师曾这样认为:求新,是激活的保证。求深,是激活的关键;③“求效”是激活的目的。总之,求新、求深、求效是达到激活课堂这一目的基本也是根本的要求。实践这一思想,须有赖于教师的灵活调控和有效运用,这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是生机勃勃的。”应当指出的是,教师必须把“活”真正落实到实处,使之“活”而有序,“活”而有法。不能仅变成一种口号,或变成一种玄虚莫测的空洞说教。[]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应慎思和实践这样的内容和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品质,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品质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才有质量和境界,学生的“学”才有收获和品位。语文活动与语文课堂教学品质密切相关,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亟待探讨的内容和追求的目标。

以下,笔者仅就自己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实践和思考,谈两点浅陋的认识,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透过文本、作者、生活等多角度语言意蕴的发掘,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共鸣之弦

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美、诗意美,其在言语教学成功的地方应是: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发掘情感内涵,通过生动的言语活动,适时营造诗意的课堂。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无论是怎样的改编和遴选,都是文质精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极易扣人心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可以忽视情感因素的激发,绝对不可隔离语言背后的充分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有善于凭借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才能以情激情。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进入角色,就必须建立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即所谓“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受到文本的启迪和熏陶,教师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自然能够达成情感的共鸣,进入角色。其次,教师须重视创设情境。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当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善于带领学生渐入佳境般置身于同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进入“共鸣”的课堂学习境界。第三,教师的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它们有助于发掘情感的多种元素,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动机,有助于传递情意,营造课堂教学的诗意空间与内涵。第四,教师应善于借助多种媒体的媒介作用,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地品味语言,并表达于声、形成于书面、生成于思维、内化于心灵。具体的可以这样去做:

正确认识、合理发掘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元素。首先,正确认识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是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适宜地实现的理想境界的前提。文本,无一不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感”喷涌的结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情感”这条固有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枉”总是会“正”,又出现了忽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透过语言文字来体验情感的教学品质的追求。所以,通过课堂教学以达到使学生身临其境、与文本和作者同休戚共悲欢、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尽力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鸣”的灵魂之所在,是语文课堂追求高品质的内容之所依,境界之所至。其次,发掘文本蕴藏的情感,是创设诗意课堂的先决条件。 

那么,怎样发掘文本的情感内涵,以便营造课堂教学的诗意之境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约以博取”,二是“由博返约”。

“约以博取”,即广采博览,纵深发掘,深刻透彻、全面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如,教学《荷塘月色》。如果教师自己不透彻地了解朱自清先生的坎坷经历和傲岸的性格,就难以教好《荷塘月色》,更说不清作者在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也只能在枯燥的讲解、单一的分析中走过场。因为,“己之昏昏,难以使人昭昭”。诚如此,那往往只会达到读其“美文”,扪其“美形”,达不到感染和“共鸣”的效果。因此,此项努力——“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发掘情感内涵,通过生动的言语活动,适时营造诗意的课堂。”——是十分艰辛、复杂、细致的,又不能不做的。为什么常常有学生厌倦教师语文课堂上的空口说教呢?究其原因,多在于我们教师只说明其“文”意,未讲清楚其文“义”,更未披文而入其“情。”

“由博返约”,即在全面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写作背景之后,又根据作者自身人生观、价值观,提炼出文本的精华,突出重点,解决好难点,把握该作品的内在情感意蕴的触发点。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效果,就会是先放得开,后收得拢,先激发情感、有效整体感知,后师生互动充分,教师讲解得透彻,学生领会得亲切而又有深度,体验得真切,表述和内化得动心、实在。至此,课堂教学的品质在潜滋暗长中卓有成效地“生成”。

二、在高效的课堂教学指导过程中,触发学生生活真切的体验,因势利导,生成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流程,达成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中学作文教学,一要突出基本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二要突出面向大多数学生而不是个别的“写作尖子生”。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初中阶段,作文教学要落实的是普通人应当学会的实用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用的“应用文”的教学。学生练习作文基本的过程应当是“范文引鉴-知识先导-模仿练习”。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训”,一是学生的“练”。学生作文能力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反复指导,也需要学生反复练习。“训”就是引导学生对写作知识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把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从两个维度落实对作文教学进程的设计:⑴按“学生的写作过程”设计作文教学,⑵是按照“教师的指导过程”设计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是以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为媒介,以口头和书面的言语过程为途径,以促使每一位青少年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为最终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学会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一门课程。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自觉依照作文教学的课程标准,明确作文课堂教学的指向性,训练目标要明确、适合、集中。我们通过多年的作文课堂教学实验,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共同探究、实践的教学过程:“探究-训练-交流-完篇-反思。”这个教学进程是符合基本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是合理有序的。

因为有了恰当的教学内容——片段训练是作文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抓手,集中而科学的教学目标、恰当的课堂教学指导,使得学生在我们老师的高质量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写作训练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写好你作文中的细节”这一课堂作文的训练过程中,我曾有过这样的教学镜头:

首先,我设置情景,请学生尝试着写作。上课伊始,我捧了一摞讲义和稿纸走进教室,故意散落一地;紧接着又一张一张捡了起来。上课了,我扫视了一下全体学生,然后要求大家将我捡纸过程写出来,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其次,是分析文字,领悟概念与效果。先问学生哪个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讨论的很认真,认为第二段文字写的好,写得细腻、具体。再问描写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经过讨论,学生认为第一段文字很平淡,看不出人物的个性,第二段文字描写的人物看起来很认真、很节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这种写法的特点,指出这种写法就是细节描写。

再次,是深入分析,反复敲打,把握写作方法。先问“生2”的作文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细腻、具体。大家讨论从而明白了“观察必须很仔细”(板书:仔细观察);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观察仔细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在文字表达上有什么要求,请学生结合“生2”的作文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生2”的片段通过“蹲下”、“捡”、“拍打吹拂”、“ 抚平拉直”等动词展现了捡纸的全过程,这些动词准确传神(板书:精心锤炼词语)。借机,教师再质疑:是不是进行细节描写就是一定要用传神的动词表现人物性格?我用多媒体展示《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临终前那传神的细节描写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为了表现葛朗台贪婪的性格特征,不仅用了“傻盯”、“抓”等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还从人物的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描写(板书:多角度、全方位描写);在此基础上,我再次质疑,是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需要进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要抓住着眼点进行细致描写,不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没有必要写进文章(板书:抓住着眼点)。这样,经过上述环环相扣、步步激发情感和生活体验的引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共同归纳出了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最后,就是写作的实战演练,以检验教学效果。看到学生心领神会的神态,我乘势对他们说:“同学们,我们最熟悉的人、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很多情况下是我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学,我们能不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让我们笔下的人物灵动起来,闪耀着出个性的光芒呢?”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拿起纸笔写了起来。不到10分钟,就有3名学生举手交稿,多数学生都写得很顺利,下课时大家都交出了比较成功的细节描写片段,与前两次大不一样。其中一篇习作已经不是片段而是789字的完篇作文了(这是在前面200字片段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完篇写作而成的)非常成功。文章大意是:自己因粗心考试成绩不佳,回家以后父亲严厉批评他,他不以为然,还犟嘴,父亲扇了他一个耳光,他还是拒不认错,父亲为了让他彻底“臣服”,竟抽出皮带使劲打他,母亲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打得好,打得好!”平时母亲是他的“死党”,今天竟然“临阵投敌”,他非常失望,准备离开没有温暖的家。几分钟过去了,他朝母亲一望,发现母亲眼泪纵横,浑身不停地抽搐。他心想母亲还是爱自己的,感到很甜蜜,为了母亲,他向父亲承认了错误。文章既写了母亲语言“打得好,打得好”,又写了母亲神态、动作“眼泪纵横”“不停地抽搐”,通过这些细节,表现了母亲既维护丈夫的威信,又心疼孩子的性格,完全符合细节描写的要求,而且语言也很幽默。对此,我十分欣慰。”

很显然,在以上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和学生的写作实践都是最有效的。所谓“最有效”,是指学生“学会写”“愿意写”,以至于“乐于写”了。在课堂教学反思《让作文无声地走近学生——谈如何写出景物特征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感受》一文中,我这样提炼:“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作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作文研究课,打个比方,实际上就是把学生以往的阅读知识与写作知识放回锅里重新炒烩一下,就会变出像‘扬州炒饭’这样有名气的作品来。这一过程,教师和学生没有刻意去做,但就是这种看似无意的课堂,让教师有章可循,更让学生收获颇丰。这应该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或用最近较流行的话说:无痕的课堂,无痕的教学。”

这样的作文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令我想起了对“作文教学本质”的思考:作文教学的本质,从某种意义说它不属于文章学而属于教育学,作文水平的提高与学生思想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是协调同步发展的,而与语言表达同步发展起来的思想、精神、情操、人格更是作文的灵魂,是写作能力发展的核心。一旦把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割断,与学生的发展割断,就作文论作文,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高万祥、蔡明和严华银诸先生主持的“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学”实验,以语文教育的专家的眼界,立体的全方位的审视写作现象,整合了作文教学中的诸多理念,从理论到实践,都做了有意义的探索,所呈现的作文教材新颖独特,令人欣喜的特点有:一是给写作注入活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写作平台,写作不再是单一的平面的冷冰冰的文字游戏,而是一个多元立体的情感丰富的体验过程;二是点燃创作的激情,让作文更加贴近生活,这套写作训练教材不仅给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优秀的范例、多元的话题,而且在母题的选择、设计上与时代进程同步,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同步,也与培养提升学生的情操人格境界同步。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拨动言语活动的心弦,必然是追求诗意化教学品质的极好途径。

追求,永无止境;追求,指向高品质;追求,并非一蹴而就;追求,乐在其中;追求,执著永远……

 

(本文正文字数6059字)

   参考文献:

①《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顾之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1-2期。

②《开启心灵,激发创造——<登高>教学评析》,陈钟樑、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1-2期。

《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正确途径——评蔡澄清“点拨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张定远。《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3期。

④《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再思考》,杨 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11期。

⑤《激活课堂,营造语文学习的有效天地——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体会和策略》,《注入活水,点燃激情》,郭惠宇。2007613日。网站地址http://ghy.zcwx.net/index.asp

《交往:点拨艺术的思想立意》,陈军。《语文学习》,2010年第3期。

⑦《“活”说》《高效课堂,别无选择》,肖家芸;两文分别见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7期、2008年第12期。

《中学生作文学》第34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月第1版,高志华主编。

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⑩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第18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关于改革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

   

作者简介:孙旺,男,196910月生于安徽安庆太湖县;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马鞍山市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县区教学能手,第三届“四方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选拔大赛“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能奖”获得者。发表论文20余篇,参赛论文获全国省市等级奖19篇;参与编书17本。

作者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组  孙 旺

邮政编码   243000

电子信箱   adream003@163.com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