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缺失:青少年中为何频发自杀事件?
今年1月24日,13岁无锡女孩琳琳(化名)为移肝救父在家中吞药自杀。这段时间,申城及外省市又发生数起青少年学生坠楼自杀事件。在尽孝感恩与自己的宝贵生命之间,未成年人应作何权衡?生命可贵的观念如何才能深入青少年内心?舆论焦点再度直指青少年生命教育。
[事件详析]“愚孝”与沟通不良酿悲剧
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秘书长蒋薇美认为,首先孩子对于父母的爱是无可非议,但想法过于简单。通常孩子在做某项决定前应与大人进行商量,而这可能又涉及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氛围问题,如若琳琳在学校时能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使她能与周围同学沟通良好,也许就不会产生自杀救父的想法。
洋泾中学心理教师徐琳用“愚孝”二字表达了对琳琳自杀的观点。她说,舍身救父,从道义上说足以感动所有人,但“十几岁的孩子想法毕竟简单、纯洁,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情况。
但在徐琳看来,这种极端行为其实又是“超越了成年人的务实想法,向社会提出了反命题”。“她的出发点是尽孝心,你能说她做错了吗?肯定不能。我们能做的只是应该去教会她怎么去表达爱,怎么去爱护生命。毕竟有人会认为生命是自己的,但也有人认为生命是父母给的,必要时候是要还的。”徐琳认为,这已经涉及到整个社会伦理价值的问题了。“现实情况是琳琳自杀也已救不了父亲,所以有人说‘不值’,但若是琳琳自杀能救父亲呢?”
沟通不良造成悲剧
在其他自杀事件中,亲子沟通障碍被徐琳认为是导致学生轻生的重要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孩子初中阶段,亲子冲突最明显。”徐琳表示,现今的孩子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孩子容易在一点点要求得不到满足或稍受挫折的情况下就容易采取极端的行为。且由于“青少年时期情绪波动极大,往往在某一瞬间会觉得生命毫无价值,从而不考虑后果的做出‘冲动型自杀行为’”。
“‘5·12’地震后,大家逐渐重视起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和灾难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其实同样的注意力也应放到对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互相关爱心理的有意识培养上。”徐琳说。同时她也质疑:“学生轻生之前难道一点迹象都没有吗?在他们轻生前一刻周围的同学有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在一个人自杀前,其实他的同伴是最容易察觉到的。”她指出,这是又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教育是否在青少年身上产生了畸形作用。“即使是孩子们之间的相处有时也是非常冷漠的。”“冲突常在,不仅是心理老师,任课老师和家长都应参与到相关的案例教育和情景模拟教育中来。”
学校:说与不说的两难
据最新世界青少年自杀率的年度统计报告显示,5—14岁女孩和男孩的自杀率分别为0.5/10万和0.9/10万。但学校教育中对自杀行为的心理危机干预其实是一个刻不容缓但又“两难”的局面。徐琳说这“两难”就难在一来学校担心若采取了干预,反而会对心理发育不成熟的青少年造成错误暗示,引导其自杀。但若不进行干预,不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引导,在如今青少年负荷日益沉重、茫然感失落感渐生的情况下,极度焦虑的直接后果就是极端行为的发生。
[应对方法]加强“三教”,传递珍爱生命观点
所谓“三教”即是:挫折教育、同伴教育和生命教育。蒋薇美强调,不可忽视挫折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应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引导孩子明白生活里有不如意之事是正常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自己面对困难,或独立或求助他人,设法解决问题。同时要扭转青少年对珍惜生命的淡薄观念。
徐琳认为,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相对还较“肤浅”,最困难的一点是不知应该如何才能正确地向青少年传递珍爱生命的观点。“若引导不到位,不能让生命教育起到目标作用,那岂不是白费功夫?”因此,她提出,社会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同伴教育的力量。应注意加强青少年在校的友好互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互相关心。不要把关注的焦点只放在自己身上。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注意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切勿让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要让他们在明白自己的生命可贵、不可重来的同时也对别人怀有更多的关心和尊重。如此,才能有效防范青少年极端行为的发生。
清华妈妈的教育方法
返回王友明教育实践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