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我的师德观(胡吕来)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我的师德观(胡吕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应该是做人的道理,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要有崇高师德,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以自己的言行,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当前学校正在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这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在工作中我们要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做到为人师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耐心培养和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对一名普通教师而言,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

    其次,要热爱学生。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大凡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然热爱学生,而且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搞好教育工作。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当学生以特有的敏感,体验到教师的真诚爱心时,必然会对教师产生敬意与信赖,从而乐意敞开心扉接受教师的教诲,努力把教师的要求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可以说,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进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强大推动力。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真心实意的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再次,要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维护人格平等,要尊重学生,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在教师的眼中只是一个被训斥、被指责、受教育的对象,似乎不应享有与教师平等的人格,其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诚惶诚恐地俯首听命于教师,不可越雷池半步,又怎么谈得上勇于表达独立见解,激发创新意识?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正因为师生是平等的,宽容学生的不同见解,老师尊重学生,能悉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发现学生发言的闪光点。他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了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最大限度的求同存异去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不是以标准答案去强求统一。

    最后,要善待差异学生的差异,赏识学生。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不同,我们注意善待。建立多重评价机制,给学生更多的衡量的尺度。不仅用成绩这把尺度来衡量学生,还用讲道德,用跳绳,用踢足球,用写字,用画画等各种尺度来衡量学生,甚至还专门为某些学生量身定做一些特定的尺度。学会赏识,为每个生命翘起大拇指,致力于达成被爱,引导施爱,启发自爱,促使生命自信舒展、和谐成长的教育。对于教育者而言,学会赏识意味着:达成被爱,引导施爱,启发自爱;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会赏识意味着:策应被爱,自觉施爱,时时自爱。总之,我们多元化的评价、通过赏识让每一个孩子找到成功感,找到自豪感,让每一个孩子昂起头来做人,这样的教育才能够让他们充满信心。

    无德无以为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作为一名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我们一定要加强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好下一代。

    返回师德研究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