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观
金瑞中学 潘时香
一、新课改需要怎样的师生观?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永恒价值追求。但现实中的结果是,能力培养只停留在口头,或者局限于应试教育应试技能的范围之内,教学实践中能力培养被架空,造就的学生依然是“高分低能”。
造成当前学生“高分低能”,综合素质差的原因何在?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在处理“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关系出现了偏差。长期以来,有的教师习惯于上课“一言堂”,搞“灌注式”教学,从上课到下课,整堂课是老师一个人讲,不管学生是否爱听,听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没有机会思考。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是难以造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新课改模式下应积极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新型师生观。
二、历史教学怎样适应新的师生观?
当前历史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要抛弃落后的旧的教学观念,“以学为主”取代“以讲为主”。教师需要明确“教”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从属于“学”,需要将教学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上。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即一切为了利于“学”而施之于“教”。教师则变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协助者。叶圣陶曾说“老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如此,才能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使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活动充满生气与活力。
例如在《西安事变》一课中,有位学生质疑:该不该放蒋介石。我觉得这位学生的质疑很有代表性,这个问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促发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于是我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争辩。全班学生以极大的人情投入到讨论中去。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从而培养了能力,加深了对西安事变的理解,接受了教育。
再如,在讲述《戊戌变法》时,我引导学生阅读一段材料,讲述了谭嗣同向袁世凯求助,袁世凯表面允诺却暗中告密的故事,对白精彩,人物刻画十分生动形象。我就利用这段阅读材料,让学生准备然后来表演,结果非常让人满意。台上的“袁世凯”阴险狡诈、口是心非,而“谭嗣同”却真诚老实、轻信于人。两个学生简直把两个历史人物演活了。就这样,不用我再费力描述,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学生们已自有主见了。
三、教师怎样适应新课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是教师工作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但一节课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创造的尝试,获取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
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环节。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培养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谋求唯一正确的答案,求同辨异,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
返回师德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