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 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丹霞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国丹霞”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征求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意见,2006年11月,受湖南省建设厅委托,新宁县委、县政府组成征求意见组,分别对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学术研究会、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等地进行走访考察,为“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讨会的召开进行动员。2006年12月,国家建设部城建司在长沙主持召开“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讨会。会上,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等景区共同签订捆绑申报合作协议。
本次提名地遴选坚持了“地貌发育的典型性、区域的连续完整性、生态环境的原生性、地貌景观的优美性、研究程度的深入性和管理条件的可行性”原则,选择了亚热带湿润区6个最好的提名地,总体上构成了东南部湿润区不同发育阶段的低海拔峰林-峰丛型丹霞的完整系列,具有全球意义的突出普遍价值。能够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的所有四条标准,即具有突出普遍的景观美学价值、地球科学价值、生态学价值与生物多样性价值。
本次提名地遴选坚持了“地貌发育的典型性、区域的连续完整性、生态环境的原生性、地貌景观的优美性、研究程度的深入性和管理条件的可行性”原则,选择了亚热带湿润区6个最好的提名地,总体上构成了东南部湿润区不同发育阶段的低海拔峰林-峰丛型丹霞的完整系列,具有全球意义的突出普遍价值。能够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的所有四条标准,即具有突出普遍的景观美学价值、地球科学价值、生态学价值与生物多样性价值。